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人们之前需要线下办理的业务都可以在线上办理了。
这本是便民之举,却逐渐被不法分子趁机利用。
01
“高仿”身份背后的惊人骗局!
近日,南京市的周先生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为:“您的小型汽车苏A*****年检6年期即将到期,关注南京车辆在线审核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年检”
周先生见到短信并未怀疑,想到自己的车的确该年检了,便按照短信内容关注了那个微信公众号。对方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号、车牌号及行驶证号,周先生输入这些信息后,公众号提示他点击链接进入网站,进行年检缴费。根据提示操作,周先生输入了银行卡和支付密码。很快,银行给他发来了账户支付5000元的提示短信。
看到短信周先生吓了一跳,立即打电话向银行客服核实情况,得知5000元确实被扣除后,又打电话向南京车管所核实求证。车管所工作人员告诉周先生,他收到的短信是假的,那个微信公众号并非车管所的官方公众号,周先生这才得知自己被骗了。
其实与周先生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微信官方表示:今年以来已处理4.5万个仿冒欺诈类公众号。
02
买卖虚假公众号成灰色产业链
网络诈骗分子已经将魔手伸进了公众号领域,这背后形成了一条可代定制注册和认证,提供营业执照的造假公众号灰色产业链,在某电商平台里面搜索“企业公众号”等字样,就能看到多家提供经过微信认证的企业公众号、服务号、小程序等业务的商家,并且都声称“可定制、注册认证、快速通过”。
据新华网记者暗访调查了解到,一个已经通过微信认证的公众号,价格一般在700元以内,已经注册好的认证号最低收费600元,有定制需求的公众号收费700元,注册类型为有限公司形式的认证公众号收费1098元,交易一般通过微信转账的形式进行。
有商家表示,平时出号量很大,有些人一次性拿十几个,谈及如何获取营业执照,对方则说有专门的供货商。
QQ群也存在提供代认证公众号的服务,涉及的业务更为繁多,群里不断有人发布各种“卖号”、“收号”、“回收认证服务号”等信息。
03
招生部门金融机构等成高仿公号重灾区
这些公众号以假乱真,仿照企业、机构的“微信公众号”,用具有官方口吻的宣传语、显眼的LOGO来伪装自己,添加身份认证信息等手段,来增强公众号的可信度,致使不少用户上当受骗。
这些假冒诈骗的形式层出不穷,骗子通过短信的方式,以用户信用卡逾期名义,通过客服将用户引导至仿冒的银行公众号上进行扫码支付。
有人以提供“官方高考报考、招生”服务的帐号,试图“鱼目混珠”,利用高考的热点,冒充官方招生、报考的机构及部门提供虚假服务。
一定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在公众号上涉及到需要提交关键信息时,比如身份证、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要进一步确认公众号真伪,发现违规冒牌公众号要及时举报。一旦被骗,要及时保留证据并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