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嗨推学堂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嗨推小程序
嗨推学堂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干货分享

标题党、谣言最严整治来了!新媒体人如何活下去?--嗨推学堂

发布时间:2020-02-20 09:15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共八章四十二条,该规则被称为“网信办最严新规”,因此嗨妹针对本次新规做了一些简单地分析和划重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如有雷同,以新规为准~



01

规定的针对对象是谁?


本次新规主要针对的是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


1、开办论坛、博客、微博客、聊天室、通讯群组、公众账号、短视频、网络直播、信息分享、小程序等信息服务。


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直播、小程序从业者都在监管之列。


2、提供公众舆论表达渠道或者具有发动社会公众从事特定活动能力的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头条号平台、新浪微博、知乎、抖音等可发布内容的平台也都在规定落地范围内。



02

内容新规


1、抵制标题党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每一次新规出炉都意味着对自身内容的检视。


不少内容创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用炒作的手段来吸人眼球或者为了10万+的爆款软文,这种做法也是不可以的。


详见新规第二章第七条,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和“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内容的不良信息。


并且疫情当前,大家要注意“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这一条,不然删文封号这类的处理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2、散布谣言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各类自媒体的涌现,让言论自由迅速崛起,也给网络谣言提供了土壤和温床。不管是自媒体还是个人,当你在公众平台发布消息时,最重要的是要核实消息的真实性。


详见新规第四章第二十一条,不得利用网络或者信息技术实施散布谣言等违法行为。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散布谣言”?


  • 一是在客观上判断他所散布的言论是不是虚假或者伪造的,在没有确定之前,这种言论称为“待证言论”。


  • 二是在主观上看他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明知虚假信息还去散布的,这样就符合“散布谣言”的认定标准了。



3、流量造假、虚假账号


流量造假一直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自蔡徐坤一条微博的转发量过亿开始,虚假流量话题在行业内便一直备受关注。


详见新规第四章第二十四条,明令禁止流量造假以及制作虚假账号等行为。



去年微博大V刷量事件刷屏网络,推广者花费100万换来350多万流量后 ,最终转化率为0的闹剧,更是惹得沸沸扬扬。


互联网平台数据造假屡禁不止,这些“刷量”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嗨妹之前就发布过一篇关于刷量黑产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揭秘“10万+”刷量黑产:你看到的流量都是我们刷出来的


违反本规定,将由网信等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03

新规之下,新媒体人如何活下去?


新规一出,写内容的人以及可发布内容的平台都会在3月1日后迎来更严格的监管。


每当有新规出现的时候,平台的内容都将经历一场大洗礼,这次新规明令禁止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换句话说,就是多发布积极乐观向上、正能量的内容。


除了新媒体人之外,普通民众也要在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形式参与网络活动时,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千万不可造谣传谣。